top of page

爸媽快問快答——學齡前篇

Q1:寶貝剛滿三歲

通常公幼希望小朋友不要穿尿布去上學,父母就會開始教導孩子在馬桶上如廁,但他的意願都不高外,還排斥去廁所,總是尿或大號下去才說

A:先別急著強迫!首先建議先與廁所打好關係!

白話的說,就是不讓孩子產生對廁所的排斥,再來利用洗澡的時間前,先讓孩子多喝點水,讓寶貝自然想要上廁所時,自然轉移到馬桶上,當然機會也必須反覆, 機會才有成功的可能


Q2:寶貝四歲半

1. 在學校無聊時都會去摸隔壁同學,或是摸別人的物品,通常發生於上課期間

2. 平時個性急,有時玩樂在排隊時,前面小朋友如果動作慢,就會把同學推開

A:如果以治療師來看,當看到孩子喜歡東摸西摸,就會馬上聯想到孩子是否有觸覺整合的問題,但也非絕對!綜合兩個描述來看,其實可以比較確認孩子的衝動性較高,所以即使你告訴他「不可以」,下次還是會不經思考地做出這些行為 所以我們可以玩一些遊戲,像是玩木頭人,或是打棒球這種需要等待時機、做正確動作的遊戲,連玩撲克牌「心臟病」也有相同的訓練效果。

另外,我們總是告訴孩子「不可以」,但是卻沒有告訴孩子「可以」做什麼!所以得想想,像是「你伸手要摸別人的時候,趕快摸摸自己的頭髮」這樣要比「你不要摸別人,這樣很沒禮貌」來得有用多了!因為可以轉移孩子要摸別人的衝動,對孩子的請情緒穩定也有幫助!


Q3:寶貝5Y8M就讀大班,會去撕指甲或指緣處的皮,父母當看到會去制止他或者轉移他注意力,但又發現寶貝好像是不自覺的,無聊或者看電視會這樣,請問該如何改掉壞習慣?

A:透過孩子有喜歡的小玩具,例如小娃娃或是積木之類的,平時讓他拿在手上,或許可以減緩一些行為。這是從感覺統合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行為,因為孩子是為了得到觸覺的刺激。

但是孩子這樣的行為出現多久了?回想一下行為剛出現的時候,身邊是否有發生重大事件,例如剛開學、搬家、惹媽媽暴怒等等。這是從情緒面來考量,因為孩子發生了無法處理或是重大刺激事件,所以會用撕指甲這樣的表現來緩解壓力,並且透露求救訊號!

想要改變這樣的習慣,不是制止孩子,而是可以轉移注意力,並且多陪伴他~
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感覺統合是什麼?

所有進入大腦的感覺資訊,依目的分門別類並建立其秩序 簡單來說就像指揮交通一樣,整理所有進入大腦中的感覺資訊,或解釋為在成長中大腦與身體取得協調的學習過程。 感覺統合異常的原因: 遺傳:先天性障礙,此類在治療上改變有限。 環境毒素:例如鉛中毒造成母體受到傷害,環境賀爾蒙等。...

 
 
 
我的孩子會咬指甲、撕手皮該怎麼辦?

最近班上出現撕手指皮的男孩,導致手指頭皮破血流,媽媽既心疼又焦急,這讓我想起,之前有個小女生也有撥咬指甲情形,當初媽媽求助於我,我採用了講故事、塗指甲油的方法,才糾正了她不良的習慣。由於這兩個例子,讓我更重視兒童期咬指甲的不良習慣。 什麼是咬指甲?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Ⓒ2021 杜爾曼兒童教育中心

all rights reserved

(02) 8988-2016​ 

241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北路218號3樓

全腦開發
​國小數學
學前教育 new taipei city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