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班上出現撕手指皮的男孩,導致手指頭皮破血流,媽媽既心疼又焦急,這讓我想起,之前有個小女生也有撥咬指甲情形,當初媽媽求助於我,我採用了講故事、塗指甲油的方法,才糾正了她不良的習慣。由於這兩個例子,讓我更重視兒童期咬指甲的不良習慣。
什麼是咬指甲?
咬指甲又名「咬指甲症」或「咬指甲癖」,是指反覆啃咬指甲的行為,多開始於3~6歲,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,男女均可發病。多數兒童隨著年齡增長咬指甲行為可自行消失,少數頑固者可持續到成人。
為什麼愛咬指甲?
兒童愛咬指甲,可能是心理狀態的反應,當情緒緊張、抑鬱、沮喪、自卑感、或者環境的改變時,因為無法用語言表達或防衛機轉,因此藉由咬指甲來平穩情緒。一般來說,出現咬指甲的情況與精神緊張有關,內向、敏感的孩子更容易養成類似的習慣。
糾正咬指甲的方法
在指甲上纏上透氣膠帶。
女生指甲上塗上漂亮的指甲油。
藉由其他遊戲、事物轉移注意力。
禁止打罵或懲罰,反而會使情況加重。
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、滿足孩子被愛和被關懷的情感需求。
積極尋找引起緊張和憂慮的因素,並及時改善兒童的生活環境,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。
撥指甲、撕手皮皆似咬指甲一樣屬不良習慣。
嚴重者,可透過醫師的協助做行為治療。
這些壞習慣的治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,矯治過程需要一些時間,故家長要有耐心、信心,而且還要增強患兒的信心。
Comments